中国配资官网说印度这波是“反复横跳”
印度媒体曝出消息,军机圈一下子热闹起来。印度正在跟英国、法国、日本三家发动机厂谈联合研发,准备力求告别美国GE F414发动机,五代机要整点新动力方案。这事其实早有苗头,大家本来觉得印度会老老实实把F414用到头,突然一转身,各种“备胎”就都冒出来了,网上讨论特别猛。
印媒给出的内幕,印度军方这回是真动心了。英国的劳斯莱斯、法国的赛峰,日本的IHI公司,三个厂家齐齐表态愿意联合搞发动机,还愿意技术转让、知识产权分享,说到这一步,印度一下子有了选择权。DRDO也在跟几家谈判,等着评估方案,打算飞快敲定。不光是纸面合作,连技术细节、分工、股份比例都要谈好。
美国那边消息远没有那么畅快。去年印美签谅解备忘录,F414合作生产话才说出来,印度已经开始心生不满。明面理由,F404供应就出大问题,交货迟到快一年,本来是给“光辉”战机Mk1A用的,结果第一台到印度手时都快过年了,第二台推迟到明年,进度表全乱。更让人窝火的是关键技术转让,美国红线死不松,像什么高压压气机、单晶叶片、燃烧室打孔,最深那几环一律不外传。印度本来想拿下绝大多数技术转让,把发动机当“国货”推销,但美国只让组装不让深度介入,印度就跟装配工厂一样,怎么都不甘心。
借助外力可以,做不成别人手里的零件厂。绕开美国后这三家厂看起来靠谱,英国直接允诺转让技术,今年印度官员去英国那边谈合作,劳斯莱斯放话说联合造高推力涡扇发动机,技术分得明白。法国赛峰也直接追上,赛峰以“阵风”战机M88为核心提出合作,弄出定制原型,提出技术全部可以交给印度,跟DRDO的班加罗尔燃机所做深度合作。赛峰家的M88推力比F414略小但性价比高,维护方便还肯交底,没那么多黑匣子。日本IHI的XF9-1算是爆冷门,今年主动要求参与合作,发动机推力大,能达到130千牛,是专为隐身五代机开发的,刚好卡在印度的需求点。
这几家的合作诚意,印度是真的打算吃个饱。网友开玩笑,说印度这波是“反复横跳”,谁给条件好就站谁身边。其实看技术门槛,美国F414不是没优势,推力稳定在98千牛,而且已经被美国海军和盟友用顺手,动力成熟,可靠性不要说。但问题是,技术核心就是捂得死死地,印度永远只能当装配工,心里怎么能踏实。英国劳斯莱斯如果真搞EJ200衍生,推力能拉到90-120千牛,还承诺适应复杂气候,比F414更适合印度自己的环境。法国M88虽然推力不高,但技术转让方式灵活,印度要的是自主能力,技术底子啥也不是,那总得先摸鱼上岸。日本IHI的方案最有潜力,推力达到130千牛,实现隐身机最关键的动力指标,就是量产难度太大,连日本自己都是小步快跑,还在研发阶段,真要合并生产肯定是一起摸索。
发动机这东西,说白了就是一家独大才能玩得转,印度想像中国这样自研,结果几十年磨了个卡弗里出来,最大推力就卡在75千牛,比F414整整低一头,只能配无人机,五代机做梦都用不上。印度卡弗里项目烧了33亿美元,最后只产个半成品出来,工程师自己都说“想干成发动机,技术积累差太远”。外行看不出来,内行才知道,发动机最要命的是单晶叶片、燃烧室、合金材料这几关,一道门槛就是几十年技术积压。印度研发水平这块,等于从零起步,资金又被各种乱七八糟开销消耗,项目到最后连样机都造不完。
印度这次拒用美国F414,不只是贸易谈判,还是一场技术积累大考。美国能给组装权但不肯给核心,印度一咬牙换英国法国日本,外界声音很大,说是“战略转型”,“自己掌控命运”。其实还是没变,把发动机核心交别人手里,五代机动力终究不牢靠。中国花了三十年才捅破技术窗户纸,印度这一步,短期只能靠别人“管饭”,谁最愿意给技术,谁就能成为印度的新合作伙伴。
网友评论一堆,说印度是不怕死的“技术猎人”,谁都敢谈判,最佩服的是“反复横跳”能力。这实际上把印度国防工业的难题暴露出来,核心技术不够扎实,想依靠外部协作,转型为国产动力,最后还是别人手里捏着关键。换谁出场,印度都得看脸色,黑箱工艺不交就没有自主权,动力再强也只是名字挂着“国产”,里面装的还是别人家的“心脏”。
对比中国,几十年搞航发,WS-10一路从小推力到大推力,跌跌撞撞走过来,技术全铺开,现在几乎是买不着也能自己造。印度这波强推五代机发动机,外表看是战略主动,背后其实是不得不为。光辉、阵风、AMCA,全靠进口动力,只要关键技术没打通,国产军机再漂亮,也被人卡着进度。未来如果发动机真能联合研发成功,印度也只是在独立和依赖之间走钢丝,技术积累需要几十年培育,短期换供应商是权宜之计,但要说彻底独立,美国不给技术,英国法国日本也不是百分百放心,印度想当发动机大户,还得看后面能不能自研出核心。
事实就摆在眼前,印度这次真要不要美国发动机,未来五代机能否摆脱外部工厂模式,全靠实际技术进步。联合开发,技术转让,看似主动,其实还是把命运绑定在别人身上,外界也是一堆看戏的心态,谁能给印度真正的自主权,是不是又是一场“组装秀”,结果还等着技术落地后一看,成与败又是一波舆论潮。谁能想到,军机发动机最后成了全球谈判桌上的“硬通货”,每一台动力都是各国博弈的产物。印度以后要真能造出自己的发动机,不用美国不用英国不用法国不用日本,那才算独立,否则一切故事,还是绕着别人画圈。
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,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,请提供相关证明,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。
配资公司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
- 上一篇:股票配资论坛官网必须单独申请Switch2游戏许可
- 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