配资排名第一军用和民用的产品都做得很好
说起中国的军事工业大佬,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东北的哈尔滨、沈阳,或者是西南的重庆、成都吧?这些城市工业基础雄厚,名声在外。但你知道吗?在长江以南,有个默默无闻的小城,以前可是中国军事工业的重要角色,还被誉为“长江以南军工制造的头号选手”。这个地方就是湖南湘潭,虽然它是湖南14个市州中面积最小的,但靠着军事工业愣是打出了一片江山。听起来是不是有点让人惊讶?
湘潭这个地方,位置真的挺好的。它就在湘江边儿上,水路旱路都走得很顺畅,运货啥的都不在话下。虽说现在它只是个地级市,面积也就五千多平方公里,在湖南算是小的,但在新中国成立那会儿,这小城可就被国家看中了。
1950年代,咱们国家有个大计划叫“一五”计划,打算在全国建些工业基地,湘潭就被挑中,成了中南地区23个要重点发展的城市之一。为啥选它呢?一方面,湘江的水运很方便,能运来像钢材、煤炭这些工业上必须的东西,省事儿!另一方面,国家政策特别照顾,钱、设备都往这儿砸,就是要把湘潭变成军工的重要地方。那时候的湘潭,工业方面啥也没有,人口也不多,但国家铁了心,这儿非得搞出点成绩来。从1950年代初开始,不少军工企业就慢慢搬到了湘潭,有了政策帮忙,再加上湘潭人那股子埋头苦干的劲儿,这小城没多久就成了长江以南军工制造的老大。
要说湘潭军工的老大哥,那肯定是国营江南机器厂,人们常叫它 282 厂。这个厂的背景不简单,1950 年 10 月,国家重新规划兵工厂的位置,把湖北汉阳的 364 厂挪到了湘潭,然后又把株洲的 282 厂、汉阳的 768 厂、柳州的 884 厂合并在一起,组成了这么个大工厂。直到 1958 年 7 月,才正式有了 “国营江南机器厂” 这个名字。
282 厂刚开始那会儿,主要是造军火的,比如老四〇炮弹、八二迫击炮的长弹、炮榴弹,还有 31 式六零毫米的迫击炮弹这些铁疙瘩。那时候正好是抗美援朝时期,国家急着要这些武器装备,282 厂的生产线就没停过,工人们不停地轮换着干,硬是把前线需要的武器给造出来了。后来不打仗了,这厂也没闲着,开始生产民用的东西。像“金箭牌”家用缝纫机、“银箭牌”电风扇,还有机车用的水泵、火花塞、汽缸机,啥都有,看得人眼花缭乱。其中最有名的还得数江南奥拓汽车,90 年代的时候,这车可是很多家庭的第一辆车,小巧实惠,满大街都是。
在最辉煌的时期,282厂不仅仅是一个生产的地方,它就像是一个小型的全能社区。员工加上家属,人数快接近三万了,工厂范围里有学校、医院、运动场、书屋、邮局、银行、商店,甚至还包括了报社和电视台呢。那时候的282厂,生产价值特别高,军用和民用的产品都做得很好,生活过得真是热热闹闹,红红火火的。
来聊聊江麓机械厂,大家习惯叫它627厂,这可是湘潭军工的佼佼者。1958年8月开始建设,到了1960年7月就转型成了专门造特种车辆的厂,到了1962年正式定名为627厂。1965年时,它成了中南和东南这一片儿唯一的装甲车组装大厂。想象一下,那时候装甲车在测试场上飞驰,履带轰隆隆地压过地面,那声音听着就让人激动,倍儿振奋人心。
627厂也顺手生产了些民用产品,像“友谊牌”缝纫机就特别火。在湘潭,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一台,不仅结实还中用,成了很多家庭的得力帮手。随着时间推移,这厂子的技术越来越厉害,最后还成了国防工业里的顶梁柱。
湘潭电机厂可是个老牌子了,早在1936年就被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给建起来了,后来1949年新中国政府接手了它,到了1953年,它正式成了中央一机部下面的湘潭电机厂。这厂子的牛气之处在于,它造出了好多“中国头一份”的东西。比如说,咱们国家第一套用在船上的动力推进设备,第一套地铁车辆用的电机电气整套设备,还有第一台108吨重的电动轮自卸车和第一辆城市轻轨车。听听这些名字,多带劲儿啊,真是给咱国家长脸了!
湘潭电机厂啥都做,军用的民用的都有,技术那叫一个牛。后来它还追上了新能源的风头,做起了风电和轨道交通的电机,东西卖到了东南亚、欧洲、中美洲的26个地方,硬是让湘潭这个名字在国外也响当当的。
江滨机器厂虽然起步较晚,但在 1970 年 5 月还是在湖南安化安了家。后来,它从做军品转到了民用,开始生产缝纫机、发动机活塞、齿轮、机油泵这些产品。到了 1985 年,它和溆浦红阳机械合并,成了新的湖南江滨机器厂,1990 年又搬到了湘潭市岳塘区。这个厂主要是给汽车行业提供配件,像活塞、齿轮这些零件,做得既精细质量又好,成了当地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。
湘潭能成为长江以南军工制造的老大哥,可不是光靠走运。一来是国家政策大力支持,“一五”计划直接点名湘潭为重点发展对象,资金、设备、技术源源不断送上门。二来地理位置得天独厚,湘江就像一条黄金水道,原材料轻松进来,成品快速出去,既省钱又高效。最重要的是湘潭人民勤劳肯干,那时候条件虽然差,但工人们不辞辛劳,加班加点,靠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,硬是把工厂给撑了起来。
这几家大厂一建立,湘潭的军工产业框架就搭起来了。282 厂负责弹药和汽车制造,电机厂搞定电力设备,江滨厂则提供零部件,整个产业链啥都不缺。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,湘潭的军工产出占了全市工业的半壁江山,地位稳稳当当的。
进入 21 世纪后,湘潭的军工企业不仅没有停歇,反而干得更加起劲了。市场形势和需求都变了,但这些老牌企业靠着扎实的技术功底和强大的适应能力,搞出了不少新名堂。以前的那个 282 厂,现在改名叫江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,归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管。在军事产品方面,他们继续钻研高科技武器,生产线自动化水平特别高,机械臂操作起来既迅速又精准。民用产品方面也挺给力,压力容器、农机卖得很好,江南奥拓这个品牌至今都有人念念不忘。
627厂如今已更名为江麓机电集团,他们在军演中的新型装甲车大放异彩。在民用方面,他们同样表现出色,工程机械产品做得红红火火,工地上随处可见他们的塔吊和挖掘机,真是太给力了。
湘潭电机厂现在叫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啦,它在 2002 年就上市了,资产总共有 143 亿呢。这家工厂瞅准了新能源这个热门领域,研发出了 5 兆瓦的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,还给轨道交通提供高效电机。它的产品已经卖到了 26 个国家,海外市场做得非常稳固。
湖南江滨机器厂现在的新名字是湖南江滨机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,它专门生产汽车零部件。像是活塞、齿轮这些小配件,它做得特别细致,质量把关非常严格。国内不少汽车厂家都从它这儿进货,而且它对湘潭的经济多元化发展也贡献不小呢。
网友们对此议论纷纷。有人说:“湘潭真是深藏不露,有这么多军工大厂,太惊讶了!”另一位网友讲道:“这些工厂既生产军用品也做民用品,既能保卫国家又能促进经济,真是太棒了!”还有人感叹:“湘潭人的勤劳精神真该学学,正是这股子拼劲让小城市焕发了大活力。”
湘潭的军工产业,从“一五”计划那会儿就开始打根基,一直到现在不断求新求变,闯出了自己的新天地。这些企业不光是国防的中流砥柱,还给地方经济添了把火。就拿282厂来说,最红火时有3万员工,养活了不少家庭,还带动了医院、学校这些周边设施的发展,让湘潭的城市建设也大大进步了一截。
这些工厂所积攒的技术,也让老百姓的生活受益匪浅。江南奥拓推动了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,电机厂的新能源技术跟上了国家的步伐,在风电和轨道交通方面,湘潭也贡献了自己的力量。
现在的湘潭军工界,依然挺有影响力。江南工业、江麓机电、湘潭电机还有湖南江滨这四大企业大佬,在新时期也没落后。他们一边在军事产品上为国防贡献力量,一边在民用产品上紧跟市场搞创新,两条路一起走,前途一片光明。
湘潭在新能源和高端制造领域真是拿捏得死死的,特别是电机股份搞的风电技术,还有江麓的工程机械,都是将来要大火的行业。再加上国家现在力挺军民融合,湘潭的军工企业估摸着要更上一层楼了。
湘潭这座小城,因为做军工制造而出了大名。从“一五”时期就开始默默努力,到现在不断转型升级,它既是国家的重要战略一环,也是湘潭人靠双手打拼出来的骄傲。现在这些军工企业依旧势头很猛,既保卫国防又推动经济,真是太厉害了!对于湘潭的军工进步,你有什么想法呢?快来评论区说说吧。
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
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
配资公司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
- 上一篇:用杠杆炒股11分钟双方在中路河道遭遇爆发团战
- 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