配资的论坛指挥着他们完成了拜堂仪式
“大山哥,你看这是什么?”方秀云颤抖的手指抚摸着那块温润的玉佩。
村口来了几个陌生人,手里拿着一张泛黄的照片。
王大娘的脸色刷地白了,支支吾吾地不敢抬头看那照片。
“我们在找一个人,她应该就在这附近。”为首的中年男子声音低沉。
陈大山远远地瞄了一眼那张照片,心脏猛地一跳。
照片上的女子,和他的妻子秀云竟有几分相似。
夜色如墨,秀云坐在床沿上,玉佩在月光下泛着冷冷的光。
“秀云,你是不是有什么话要对我说?”大山的声音在黑暗中显得格外沉重。
秀云的眼中闪过一丝慌乱,随即又恢复了平静......
展开剩余95%01
一九九四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晚。
陈大山站在自家破旧的院子里,看着远山上刚刚冒出的新绿。二十七岁的他,脸庞被常年的风吹日晒刻上了深深的沟壑。
“大山,你也不小了,该成家了。”邻居李婶又开始絮叨。
大山苦笑着摇摇头。成家?拿什么成家?
他环顾四周,破旧的土坯房墙皮斑驳脱落,屋顶的瓦片这里一片那里一片,下雨天总是漏水。院子里除了那头老得快走不动路的黄牛,就是几只瘦骨嶙峋的鸡。
“人家现在娶媳妇都要三转一响,你看你家......”李婶的话没说完,但意思已经很明白了。
三转一响——手表、自行车、缝纫机、收音机,再加上至少三百块钱的彩礼。
这些东西对大山来说,简直是天文数字。
他家里的全部家当,恐怕连一块手表都买不起。
大山的父母在他十八岁那年相继去世,留下的只有这几间破房子和几分薄田。这些年来,他一个人支撑着这个家,日子过得紧紧巴巴。
村里同龄的男人早就娶妻生子,只有他还是孤身一人。
“妈,您在天之灵要是能保佑儿子找个媳妇就好了。”大山望着远山,默默地在心里祈祷着。
母亲临终前最大的心愿就是看到他成家立业,可惜她没能等到那一天。
春耕开始了,大山每天天不亮就要下地干活。他的那几分薄田产量有限,除了自己吃喝,剩下的一点粮食卖了钱也只够维持最基本的生活。
这天中午,大山正在地里锄草,远远看见王大娘朝他走来。
王大娘是村里的媒婆,专门给人介绍对象。她五十多岁,圆圆的脸,总是笑眯眯的,走到哪里都是一阵香脂粉味。
“大山,歇一歇,我有话跟你说。”王大娘气喘吁吁地走到地头。
大山放下锄头,从怀里掏出烟袋,给王大娘递了过去。
“大娘,您怎么想起到我这来了?”
王大娘接过烟袋,深深吸了一口。
“还不是为了你的终身大事。大山,你今年都二十七了,不能再拖了。”
大山叹了口气。“大娘,您也知道我家的情况,哪个姑娘愿意跟着我受苦?”
“话不能这么说。”王大娘神秘地压低了声音,“我给你介绍个姑娘,保准你满意。”
大山摇摇头。“大娘,您就别为难我了。我连彩礼钱都拿不出来。”
“这就是我要说的。”王大娘的眼睛亮了起来,“这个姑娘不要彩礼。”
大山愣住了。在这个年代,哪有不要彩礼的姑娘?
“大娘,您没开玩笑吧?”
“我什么时候跟你开过玩笑?”王大娘认真地说,“这姑娘叫方秀云,邻村的,今年二十二岁。她是个孤女,从小被养母抚养,养母前不久去世了,现在无依无靠。”
大山听着,心里五味杂陈。
“这姑娘人品好,手脚勤快,长得也不错。就是命苦了些,但也正因为如此,她才不挑不拣,只要能有个安身之所就行。”
王大娘越说越起劲。“大山,这可是天赐良缘啊。你们都是苦命人,正好可以相依为命。”
大山沉默了一会儿。“大娘,我能先见见这姑娘吗?”
“当然可以。明天是集市,我带你去见见她。”
第二天一早,大山穿上了他最好的一件衣服——那是去年过年时新做的蓝布中山装,虽然布料粗糙,但胜在干净整洁。
集市在镇上,距离村子有五里路。大山和王大娘步行前往,一路上王大娘不停地叮嘱着见面时的注意事项。
“待会儿见了秀云,你可要表现好一点。虽然她不挑,但女人都是要面子的。”
“还有,你别一上来就问人家愿不愿意嫁给你,要慢慢聊,让人家对你有个了解。”
大山连连点头,心里却忐忑不安。
集市上人来人往,十分热闹。王大娘拉着大山穿过拥挤的人群,来到一个卖菜的摊位前。
“秀云,我来了。”王大娘热情地招呼着。
大山抬头一看,摊位后面坐着一个年轻女子。
她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粗布衫,头发梳得整整齐齐,用一根布条扎着。脸庞清秀,皮肤虽然有些粗糙,但五官端正,尤其是那双眼睛,清澈明亮,像山间的泉水。
“王大娘。”女子站起来,声音轻柔。
“这就是我跟你说的大山。”王大娘介绍道,“大山,这就是秀云。”
方秀云抬起头看了大山一眼,脸上飞起一朵红晕,又赶紧低下头去。
大山也有些局促不安,不知道该说什么好。
“你们先聊聊,我去那边转转。”王大娘很有眼色地走开了。
两人面面相觑,一时间竟不知道该说什么。
还是秀云先开了口:“你......你多大了?”
“二十七。”大山回答,“你呢?”
“二十二。”
“家里都有什么人?”
“就我一个了。养母上个月去世了。”秀云的声音有些哽咽。
02
大山心里一酸。他理解失去亲人的痛苦。
“我也是,父母都不在了。”
两人又陷入了沉默。
“你......你家里情况怎么样?”秀云小心翼翼地问。
大山苦笑了一下。“很不好。就几间破房子,几分薄田,一头老牛。要是你不嫌弃的话......”
“我不嫌弃。”秀云打断了他的话,“我也没什么可挑拣的。”
她的语气里没有丝毫做作,只有朴实的真诚。
大山心里涌起一阵暖流。
他们又聊了一会儿,主要是互相了解对方的情况。秀云告诉他,她会绣花、做针线活,还会种菜养鸡。大山则说自己除了种地,还会做些木工活。
时间过得很快,集市要散了,王大娘走了回来。
“怎么样?聊得还行吧?”
大山和秀云都点点头。
“那就好。秀云,你觉得大山这人怎么样?”
秀云脸又红了,低着头小声说:“挺好的。”
“大山,你呢?”
“我......我觉得秀云人很好。”大山也有些不好意思。
王大娘满意地点点头。“既然你们都觉得不错,那我就准备给你们定个日子。”
“这么快?”大山有些意外。
“都这个年纪了,还磨蹭什么?”王大娘说,“再说了,秀云一个人在外面也不方便,早点有个家,大家都放心。”
秀云没有反对,大山也觉得王大娘说得有道理。
于是,他们的婚事就这样定了下来。
回到村里,大山开始为婚礼做准备。虽然不用准备彩礼,但总得把房子收拾一下,买些基本的生活用品。
他把家里能卖的东西都卖了,凑了五十多块钱。用这些钱买了一些红纸、蜡烛,还有两身新衣服——一身给自己,一身给秀云。
新衣服是在镇上的布店做的,虽然款式简单,但料子还算不错。
房子也被他里里外外收拾了一遍,墙上重新刷了一遍石灰,窗户纸也换了新的。虽然还是很简陋,但至少看起来干净整洁了许多。
村里的邻居们听说大山要娶媳妇了,都很高兴,纷纷表示要来帮忙。
“大山总算是要成家了,不容易啊。”
“这姑娘听说人很不错,又不要彩礼,大山真是捡到宝了。”
“希望他们能好好过日子。”
婚期定在了农历三月十五,一个黄道吉日。
那天早上,大山起得特别早。他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,穿上了那身新的中山装。
王大娘一早就来了,还带了几个村里的妇女帮忙张罗。
“今天是个好日子,你们一定会幸福的。”王大娘笑得合不拢嘴。
按照当地的习俗,新郎要亲自去接新娘。大山借了邻居家的驴车,在王大娘的陪同下,来到了秀云住的地方。
那是一间很小的屋子,比大山家的房子还要破旧。屋里的家具少得可怜,几乎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。
秀云已经收拾好了,她穿着那身新做的红色棉袄,头上戴着一朵红绸花。虽然衣服的款式很朴素,但她穿上去却格外好看。

她的嫁妆很简单,就是一个小木箱,里面装着她的几件衣服和一些针线活。
“走吧,新娘子。”王大娘催促着。
秀云点点头,跟着大山上了驴车。
一路上,她都很安静,偶尔会看看路边的风景,脸上没有新娘子应有的喜悦,更像是一种如释重负的安详。
回到大山家,简单的婚礼仪式就开始了。
按照农村的习俗,他们在屋里摆了一张小桌子,上面放着两个红蜡烛和一壶酒。
“一拜天地,二拜高堂,夫妻对拜。”王大娘充当司仪,指挥着他们完成了拜堂仪式。
由于没有长辈在场,他们只是朝着屋里供奉的祖宗牌位拜了拜。
仪式很简单,但在场的邻居们都很热闹,大家一起吃了顿简单的酒席。
秀云一直很安静,偶尔有人和她说话,她就礼貌地回应几句。
“这新娘子真是温柔贤惠。”
“大山真是有福气。”
夜深人静的时候,客人们都散了,屋子里只剩下大山和秀云两个人。
两人都有些尴尬,不知道该说什么好。
“你......你累了吧?”大山小心翼翼地问。
秀云点点头。“有点。”
“那你早点休息吧。”
他们在床的两边坐下,中间隔着一段距离。
“大山哥。”秀云突然开口。
“嗯?”
“谢谢你愿意娶我。”她的声音很轻。
“这话应该是我说才对。”大山说,“是你愿意嫁给我这个穷人。”
秀云摇摇头。“我们都是苦命人,能够相依为命就已经很好了。”
她的话里有一种超越年龄的成熟和沧桑,让大山心里一动。
“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,有什么困难一起承担。”
“嗯。”秀云应了一声,然后躺下了。
大山也躺下了,两人各自盖着被子,中间留着一些空隙。
这是他们的新婚之夜,但两个人都没有太多的激情,更多的是一种踏实的安全感。
03
第二天一早,秀云就起来了,开始收拾屋子,准备早饭。
大山醒来的时候,屋里已经收拾得井井有条,锅里飘出香喷喷的粥味。
“起来了?快洗脸吃饭。”秀云的声音从厨房传来。
大山走到院子里,看见她正在灶台前忙碌着。晨光洒在她身上,让她整个人都显得温柔而安详。
早饭是小米粥配咸菜,还有两个白面馒头。虽然简单,但做得很香。
“你手艺真好。”大山夸奖道。
秀云笑了笑。“养母教的。她说,会做饭的女人走到哪里都不会饿着。”
提到养母,她的眼中闪过一丝哀伤。
“她人很好,把我当亲女儿一样养大。”
大山点点头,没有再多问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伤心往事,他理解她的感受。
吃完饭,大山要下地干活,秀云说要在家里做些针线活。
“我会绣花,可以拿到集市上卖,补贴家用。”
大山心里一暖。娶了个这样贤惠的媳妇,真是他的福气。
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。
秀云确实如王大娘所说,人品好,手脚勤快。她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,一日三餐也做得格外香甜。就连简单的野菜,经她的手都能做出花样来。
她绣的花样很精美,拿到集市上总是很快就能卖完,一个月下来能挣不少钱。
“秀云,你这手艺真是没得说。”买花样的大娘们都夸赞不已。
“哪里哪里,就是瞎绣的。”秀云总是很谦虚。
有了这笔额外收入,家里的日子宽裕了不少。大山能买些好一点的种子,秀云也能偶尔买点肉回来改善伙食。
村里人都说大山娶了个好媳妇。
“你看人家秀云,多能干。”
“大山真是有福气,找了这么个贤内助。”
听到这些夸奖,大山心里美滋滋的。
夏天的时候,秀云怀孕了。
“大山哥,我......我有了。”她羞涩地告诉他这个好消息。
大山高兴得几乎要跳起来。“真的?太好了!”
他连忙扶着秀云坐下,生怕她有什么闪失。
“以后重活别干了,我来就行。”
“没事的,我身体好着呢。”秀云笑着说。
但大山坚持不让她干重活,家里的活计都抢着干。
秀云有时候会感到反胃,吃不下饭。大山就想方设法给她做些开胃的菜。
秋天收获的时候,家里的粮食比往年多了不少。秀云虽然怀着孕,但还是坚持帮着晾晒粮食。
夕阳西下的时候,两人坐在院子里,看着满院子金黄的玉米。

这样的日子,平淡却充满温馨。
冬天来了,秀云的肚子已经很大了。
大山更加小心地照顾着她,生怕有什么闪失。
“大山哥,你说孩子出生后叫什么名字好?”
“要是男孩就叫陈强,要是女孩就叫陈美。”
“陈强......陈美......”秀云喃喃地重复着这两个名字,“都挺好听的。”
腊月的一个雪夜,秀云突然肚子疼。
“大山哥,我......我要生了。”她痛苦地说。
大山慌了神,连忙去请村里的接生婆。
天快亮的时候,屋里传来了婴儿的啼哭声。
“生了!是个大胖小子!”孙奶奶高兴地喊道。
大山冲进屋里,看见秀云虚弱地躺在床上,怀里抱着一个红彤彤的小婴儿。
“秀云,你辛苦了。”大山眼里含着泪。
“孩子......孩子还好吧?”秀云虚弱地问。
“好着呢,是个健康的男孩。”孙奶奶笑呵呵地说,“你们有福了。”
坐月子期间,大山把所有的家务活都包了,还要照顾秀云和孩子。虽然累,但他觉得很幸福。
“我这辈子最大的福气就是娶了你。”他真心实意地对秀云说。
秀云听了,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情,但很快就消失了。
“我也是。”她轻声回答。
春天又来了,陈强已经会爬了,胖嘟嘟的十分可爱。
家里因为有了孩子而更加热闹,邻居们经常来看孩子,夸他长得可爱。
“这孩子真是随他妈,眉清目秀的。”
“看这小模样,将来一定有出息。”
大山听了心里高兴,秀云也总是笑得合不拢嘴。
日子过得平静而幸福,直到那一天的到来。
那是一个普通的春日午后,大山正在地里干活,突然看见村口来了几个陌生人。
他们穿着体面的衣服,看起来不像是本地人。为首的是一个中年男子,身材高大,面容严肃。
这几个人在村里四处打听着什么,村民们都围在一旁好奇地看着。
大山放下手中的农具,也走了过去。
“请问,你们是找谁?”村长问道。
中年男子从怀里掏出一张照片,“我们在找一个人,她应该就在这附近。”
大山远远地瞄了一眼那张照片,心脏猛地一跳。
照片有些泛黄,看起来有些年头了,但上面的人他太熟悉了——那分明就是他的妻子秀云,只是看起来年轻一些,穿着也更加精致。
“这个人你们见过吗?”中年男子继续问道。
村民们都摇摇头,表示没见过。
04
这时,王大娘从人群中挤了出来。
“请问你们找她做什么?”王大娘的声音有些颤抖。
中年男子看了她一眼,“这是我们的家事,不方便多说。不过如果有人知道她的下落,我们会重重感谢的。”
王大娘的脸色刷地白了,支支吾吾地说:“我......我不认识这个人。”
大山注意到,王大娘的手在颤抖,眼神也有些闪躲。
“如果有人想起什么,可以到镇上的客栈找我们。”中年男子说完,带着其他人离开了。
人群渐渐散去,大山走到王大娘身边。
“大娘,您怎么了?脸色这么难看。”
“没......没什么,可能是太阳晒的。”王大娘勉强笑了笑,“我先回去了。”
看着王大娘匆忙离去的背影,大山心里涌起了不安的预感。
晚饭的时候,大山一直心不在焉。
“大山哥,你今天怎么了?饭都没怎么吃。”秀云关心地问。
“我没事,可能是有点累。”
秀云没有再问,但她似乎也察觉到了什么,整个晚上都显得有些不安。
夜深人静的时候,大山躺在床上睡不着。
月光透过窗户洒进来,照在秀云的脸上。她睡得并不安稳,眉头微微皱着,嘴里还喃喃自语着什么。
“不......不要找我......”她在梦中呢喃着。
大山心里一惊。她在说什么?
第二天,大山特意早起,想去找王大娘问个清楚。
王大娘家的门紧闭着,敲了半天才有人应声。
“谁啊?”王大娘的声音听起来很疲惫。
“大娘,是我,大山。”
门开了一条缝,王大娘探出头来,看见是大山,才把门完全打开。
“大山,这么早你怎么来了?”
“大娘,我想问您个事。”大山直截了当地说,“昨天那些人拿的照片,上面的人是不是很像秀云?”
王大娘的脸色又变了,“你......你怎么会这么想?”
“我看见了。”大山认真地说,“那个人和秀云长得一模一样。”
王大娘沉默了很久,最后叹了口气。
“大山,有些事情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。”
“什么意思?”
“我不能说太多,但是你要相信,秀云是个好女人,她没有做过什么对不起你的事。”
“大娘,您到底知道什么?求您告诉我实话。”大山焦急地说。

王大娘摇摇头,“现在还不是时候。你回去吧,好好对待秀云,她值得你的爱。”
大山从王大娘家出来,心里更加困惑了。
回到家,他发现秀云正坐在床沿上,手里拿着什么东西。
“秀云,你在看什么?”
秀云吓了一跳,连忙把手里的东西藏了起来。
“没......没什么。”
“让我看看。”大山走过去。
秀云犹豫了一下,最终还是把手摊开了。
那是一块玉佩,质地温润,雕工精美,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。
“这是什么?”大山问。
“是......是我养母留给我的,说是我小时候就有的。”秀云的声音很轻,“我一直舍不得戴,怕弄坏了。”
大山仔细看着那块玉佩,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。
“秀云,你还记得小时候的事吗?”
秀云摇摇头,“记不太清了。养母说我三岁的时候就跟了她,之前的事情都忘了。”
“那你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是谁吗?”
“不知道。”秀云的眼中闪过一丝痛苦,“养母说他们都不在了。”
大山看着她痛苦的表情,不忍心再问下去。
“算了,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。现在你是我的妻子,陈强的母亲,这就够了。”
秀云感动地看着他,眼中盈满了泪水。
“大山哥,你真好。”
接下来的几天,大山一直留意着村里的动静。
那几个陌生人没有再出现,但王大娘却变得神神秘秘的,见了人就躲。
秀云也不太对劲,经常发呆,有时候半夜会突然惊醒。
又过了几天,村里又来了人。
这次来的人大山认识,是镇上客栈的小二。
“陈大山在家吗?”小二在村口喊着。
大山赶紧跑了出去。
“什么事?”
“有人让我给你带个话。”小二递给他一张纸条,“说是很重要的事情。”
大山接过纸条,上面写着:明天午时,镇上茶馆,有事相商。
纸条没有署名,但字迹很工整,一看就是有文化的人写的。
大山心里一沉,想起了几天前来村里找人的那些陌生人。
第二天中午,大山来到镇上的茶馆。
茶馆里人不多,他一眼就看见了坐在角落里的那个中年男子。
“您找我?”大山走过去。
中年男子抬起头,仔细打量着大山。
“坐吧。”他指了指对面的椅子。
大山坐下,心里忐忑不安。
“你就是陈大山?”
“是的。”
“我姓方,叫方志华。”中年男子自我介绍道,“我想你应该知道我为什么找你。”
大山心里一震。方志华?方秀云?难道他们是亲戚?
“我不明白您的意思。”
方志华从怀里掏出那张照片,放在桌上。
“这个人,你认识吗?”
大山看着照片,沉默了很久。
“认识。”他终于承认了,“她是我妻子。”
方志华的眼中闪过一丝激动。
“她现在在哪里?”
“在家里。”大山警惕地说,“您找她做什么?”
方志华深深地吸了一口气。
发布于:河南省配资公司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